IB化学 核心笔记
学科特点
Structure 1: 物质的微粒性质模型
Section titled “Structure 1: 物质的微粒性质模型”1.1 物质的微粒性质介绍
Section titled “1.1 物质的微粒性质介绍”我们先来理解化学中最基础的分类——元素、化合物和混合物。这三个概念看似简单,但它们的区别是整个化学大厦的基石。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元素(Elements) 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元,只包含一种类型的原子,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。想象一下纯金、纯氧,它们都是元素。
化合物(Compounds) 则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以固定比例化学键合而成。比如水永远是 H₂O,氢氧比例总是 2:1。
混合物(Mixtures) 包含多种元素或化合物,但它们没有固定比例,也没有化学键合,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。
混合物分离方法
Kinetic Molecular Theory (KMT) 和物态
Section titled “Kinetic Molecular Theory (KMT) 和物态”KMT 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不同状态。关键在于粒子的排列和运动:
| 状态 | 粒子排列 | 粒子运动 | 符号 |
|---|---|---|---|
| 固体 (Solid) | 紧密、规则排列 | 在固定位置振动 | (s) |
| 液体 (Liquid) | 紧密、随机排列 | 可以相互滑动 | (l) |
| 气体 (Gas) | 相距很远、随机排列 | 快速、随机运动 | (g) |
| 水溶液 (Aqueous) | 溶解在水中 | - | (aq) |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那为什么有些状态变化是 吸热 的,有些是 放热 的呢?
吸热过程 (
放热过程 (
理解相变
温度和状态变化
Section titled “温度和状态变化”温度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1.2 原子核结构
Section titled “1.2 原子核结构”原子的基本结构
Section titled “原子的基本结构”原子由一个带正电、高密度的原子核(包含质子和中子/核子)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。
亚原子粒子
核符号
- 原子序数 (
):质子数 - 质量数 (
):质子数 + 中子数 - 中子数:
- 电子数:中性原子中 =
;离子中 = - 电荷
计算粒子数
同位素(Isotopes)
Section titled “同位素(Isotopes)”同位素是指同一元素(相同
比如碳有三种常见同位素:
相对原子质量 (
其中丰度分数 =
计算相对原子质量
质谱图(Mass Spectra)
Section titled “质谱图(Mass Spectra)”质谱图在 y 轴上显示相对丰度,在 x 轴上显示质荷比 (
1.3 电子排布
Section titled “1.3 电子排布”这是 IB 化学的核心重点之一!电子排布和发射光谱的理解至关重要。
发射光谱和电磁波谱
Section titled “发射光谱和电磁波谱”发射光谱是如何产生的?当原子中的电子被激发到更高能级后,返回到更低能级时,会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差。
能量、频率、波长的关系
连续光谱 vs 线状光谱:
- 连续光谱:显示所有波长,颜色平滑过渡(如太阳光通过棱镜)
- 线状光谱:只在特定、离散的波长处有光(暗背景上的亮线),证明了电子只存在于离散的能级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氢原子线状发射光谱
Section titled “氢原子线状发射光谱”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,证明了离散能级的存在。
不同系列的谱线对应电子跃迁到不同的能级:
- Lyman 系列:跃迁到
(最高能量,紫外区) - Balmer 系列:跃迁到
(可见光区) - Paschen 系列:跃迁到
(较低能量,红外区)
每个主能级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亚能级和轨道
Section titled “亚能级和轨道”主能级被分为亚能级,按能量递增顺序:
轨道的形状和数量
电子填充规则
Section titled “电子填充规则”轨道是空间中电子出现概率高的区域。每个轨道最多容纳 2 个自旋相反的电子。
填充电子时,必须遵循三个原则:
- Aufbau 原理(构建原理):从最低能量的轨道开始填充
- Hund 规则:在填充简并轨道(如三个 p 轨道)时,电子必须先以相同自旋单独占据每个轨道,然后再配对
- Pauli 不相容原理:一个轨道最多容纳 2 个电子,且自旋必须相反
电子排布练习
完整排布 vs 简化排布(稀有气体核心):
- 完整:
- 简化:
特例:Cr 和 Cu
铬(Cr)和铜(Cu)比较特殊,会将一个 4s 电子提升到 3d 亚能级,以获得半满 (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第一电离能 ( )
Section titled “第一电离能 ()”第一电离能是指将一个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完全移除所需的能量。
在发射光谱中,会聚极限(谱线汇聚成连续谱的地方)对应电子完全脱离原子,这就是电离。该处光子的能量就是
其中
IE₁ 的趋势
但是有不连续性(discontinuities)!
- 新 p 亚能级的开始(如 Al < Mg):3p 电子能量略高/屏蔽效应略强于 3s
- p 轨道中电子配对(如 S < P):配对的 p 电子受到排斥,更容易移除
理解 IE₁ 趋势
逐级电离能(Successive IE)
Section titled “逐级电离能(Successive IE)”逐级电离能不断增大,因为每次从越来越带正电的离子中移除电子。
当电离能出现大幅跃升时,说明电子从新的、更内层的主能级(更靠近原子核)中移除。第一次大跃升之前移除的电子数等于外层电子数,决定了元素的族数。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1.4 用质量计数粒子:摩尔
Section titled “1.4 用质量计数粒子:摩尔”摩尔和阿伏伽德罗常数
Section titled “摩尔和阿伏伽德罗常数”摩尔(mol) 是物质的量的 SI 单位。1 摩尔物质包含的基本单元(原子、分子、离子等)数量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 (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
Section titled “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”相对原子质量 (
摩尔质量 (
核心公式:
其中
摩尔计算
经验式和分子式
Section titled “经验式和分子式”经验式(Empirical Formula, EF):原子的最简整数比。
从质量百分比确定 EF 的步骤:
- 假设 100 g 样品
- 将每种元素的质量转换为摩尔数 (
) - 将所有摩尔数除以最小值,得到最简整数比
分子式(Molecular Formula, MF):分子中原子的实际数量。由 EF 和摩尔质量确定:
其中整数
确定分子式
摩尔浓度 (
其中
阿伏伽德罗定律
Section titled “阿伏伽德罗定律”阿伏伽德罗定律指出: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,相同体积的所有气体包含相同数量的分子 (
这意味着反应气体的摩尔比(来自平衡方程式)也是体积比。
1.5 理想气体
Section titled “1.5 理想气体”理想气体模型和假设
Section titled “理想气体模型和假设”理想气体是一个基于四个主要假设的理论模型:
理想气体假设
真实气体的局限性
Section titled “真实气体的局限性”真实气体偏离理想行为,因为两个主要假设是错误的:
- 低温时:IMFs 变得显著,粒子相互吸引,施加的压强比理想气体小
- 高压时:粒子体积不再可忽略,测量的体积比理想气体大
对于固定质量的理想气体:
(恒温)——波义耳定律 (恒压)——查理定律 (恒容)——盖-吕萨克定律
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,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是常数(如 STP 时为 22.7 dm³ mol⁻¹)。
理想气体方程
Section titled “理想气体方程”理想气体方程综合了所有气体定律:
其中:
是压强(Pa) 是体积(m³) 是物质的量(mol) 是气体常数 是温度(K)
当条件改变时(固定物质的量),使用综合气体定律:
理想气体方程应用
Structure 2: 化学键和结构模型
Section titled “Structure 2: 化学键和结构模型”2.1 离子模型
Section titled “2.1 离子模型”原子通过得失电子来达到最近的稀有气体的稳定满壳层结构。
- 金属(第 1、2、13 族)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(正离子)
- 非金属(第 15、16、17 族)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(负离子)
- 过渡金属可形成不同电荷的离子(可变氧化态)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
Section titled “离子化合物的命名和化学式”离子键是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。
化学式通过平衡总正电荷和负电荷至零来推导。
命名规则:阳离子在前,阴离子在后(二元化合物的阴离子加后缀 -ide)。
写离子化合物化学式
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
Section titled “离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”离子化合物以三维晶格结构存在,用经验式表示。
离子化合物的特性
晶格能(Lattice Enthalpy) 是离子键强度的度量。它受到以下因素影响:
- 离子半径:半径越小 → 键越强
- 离子电荷:电荷越高 → 键越强(静电吸引力更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