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IB经济 核心笔记

IB 经济学的三大特点


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,因为它研究人类行为和互动,特别关注人们如何在稀缺性 (scarcity) 条件下互动以满足需求和欲望。
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稀缺性 (scarcity) 需要由 (生产要素)来满足。

生产要素 (Factors of Production, FOPs)
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由于稀缺性,每个社会都必须回答三个问题:

  1. 生产什么/生产多少?
  2. 如何生产?
  3. 为谁生产?

这些问题由经济体系来回答:

经济体系决策方式
Free Market Economy(自由市场经济)由分散的供求力量(价格机制)决策。政府干预最小(laissez-faire
Planned Economy(计划经济)由中央政府决策
Mixed Economy(混合经济)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结合

PPC(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Curve) 显示当所有资源充分且有效利用时,经济体可以生产的两种商品或服务的最大组合。

PPC 特征说明的经济概念
曲线上的点Efficiency(效率)(最大产出)
曲线内的点资源未充分利用低效率(实际增长可以使产出移动到曲线上)
沿曲线移动选择机会成本(为了获得更多一种商品而牺牲另一种商品的数量)
曲线向外移动生产可能性的增长(由于生产要素质量/数量提高带来的经济增长)

理解 PPC


方法论描述在经济学中的作用
Positive Economics(实证经济学)客观的、基于事实的陈述,可以被检验、证明或反驳(例如”提高最低工资会增加失业”)。在 ceteris paribus(其他条件不变) 假设下使用逻辑、假设、模型实证证据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
Normative Economics(规范经济学)主观的、基于价值观的陈述,无法被证明或反驳(例如”政府_应该_提高最低工资”)。涉及价值判断为政策制定和辩论提供信息(例如关于equity(公平) vs. **equality(平等)**的辩论)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  • 18世纪(Adam Smith):倡导 laissez-faire(自由放任) 和市场机制的**“看不见的手 (invisible hand)”**
  • 19世纪(古典微观经济学):发展了 utility(效用)margin(边际) 等概念。古典宏观经济学依赖于 Say’s Law(萨伊定律)(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)
  • 20世纪(凯恩斯革命):倡导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政府干预以稳定经济和应对衰退(应对大萧条)
  • 21世纪(行为经济学):整合心理学来解释传统 决策的局限性。同时,对可持续性循环经济的认识不断增强

第一单元要点总结


Unit 2: 微观经济学 (Real-world issue 1)

Section titled “Unit 2: 微观经济学 (Real-world issue 1)”

需求定律 (Law of Demand) 指出:在其他条件不变 (ceteris paribus) 的情况下,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关系,导致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

需求定律的基础假设 (HL only)

需求的非价格决定因素(移动需求曲线)

Section titled “需求的非价格决定因素(移动需求曲线)”
  • 收入 (Income)(正常品 Normal goods vs. 劣等品 Inferior goods)
  • 品味和偏好 (Tastes and Preferences)
  • 相关商品的价格(替代品 Substitutes 和互补品 Complements)
  • 未来价格预期 (Future Price Expectations)
  • 消费者数量 (Number of Consumers)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
供给定律 (Law of Supply) 指出:在其他条件不变 (ceteris paribus) 的情况下,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存在正向关系,导致向上倾斜的供给曲线

供给定律的基础假设 (HL only)

供给的非价格决定因素(移动供给曲线)

Section titled “供给的非价格决定因素(移动供给曲线)”
  • 生产要素成本的变化(如工资、原材料)
  • 间接税和补贴 (Indirect Taxes and Subsidies)
  • 技术变化 (Changes in Technology)
  • 相关商品的价格(联合供给 Joint supply 和竞争供给 Competitive supply)
  • 未来价格预期
  • 企业数量 (Number of Firms)

市场均衡 (Market Equilibrium) 发生在 的点。这一点最大化了社会/社区剩余。

  • 超额需求(短缺 Shortage):当 时发生
  • 超额供给(过剩 Surplus):当 时发生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配置效率 (Allocative Efficiency) 在均衡点达到,此时 (或在完美市场中 )。此时社会/社区剩余最大化。

剩余类型定义
Consumer Surplus (CS)(消费者剩余)消费者获得的超过他们支付价格的收益(需求曲线下方和价格上方的面积)
Producer Surplus (PS)(生产者剩余)生产者获得的超过他们愿意接受价格的收益(供给曲线上方和价格下方的面积)
Social Surplus(社会剩余)

计算剩余 (HL only)


传统经济学假设:

  • 消费者理性 (Consumer Rationality):消费者为了自身利益行事,以最大化效用 (utility)(满足感)
  • 效用最大化 (Utility Maximization):消费者的目标
  • 完全信息 (Perfect Information):消费者知道所有可用选项、价格和质量

行为经济学——理性的局限 (HL only)
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行为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(HL only)

Section titled “行为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(HL only)”

选择架构 (Choice Architecture)

传统理论假设利润最大化(),但企业可能追求:

  •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(CSR)(企业社会责任):与环境或社会利益相关的目标
  • Market Share(市场份额):优先考虑销售额和规模而非即时利润
  • Satisficing(满意化):实现令人满意的(而非最大)利润或其他目标水平,通常由于有限理性
  • Growth(增长):专注于企业扩张

弹性 (Elasticity) 衡量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。

衡量 变化的反应程度。

| PED 程度 | 值 | 描述 | 曲线形状 | |---------|-----------|------|---------| | Elastic(富有弹性) | | 需求量对价格高度敏感 | 相对平坦 | | Inelastic(缺乏弹性) | | 需求量对价格不太敏感 | 相对陡峭 | | Unitary(单位弹性) | | 总收入恒定 | 矩形双曲线 | | Perfectly Inelastic(完全缺乏弹性) | | 垂直需求曲线(必需品,如胰岛素)| 垂直 | | Perfectly Elastic(完全富有弹性) | | 水平需求曲线(完全竞争)| 水平 |
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PED 与总收入 (Total Revenue)

衡量 变化的反应程度。

YED 符号/值描述与收入的关系
正值(Normal Good(正常品)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
负值(Inferior Good(劣等品)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减少
Necessity(必需品)(收入缺乏弹性)需求变化小于收入变化
Luxury/Service(奢侈品/服务)(收入富有弹性)需求变化大于收入变化

理解 YED


衡量 变化的反应程度。

PES 程度描述曲线形状
Elastic(富有弹性)供给对价格高度敏感相对平坦
Inelastic(缺乏弹性)供给对价格不太敏感相对陡峭

PES 的决定因素

微观经济学(Part 1)学习进度

Progress 0%

Unit 2: 微观经济学 (Real-world issue 2)

Section titled “Unit 2: 微观经济学 (Real-world issue 2)”

政府出于各种原因干预市场:增加收入、支持弱势群体、影响生产/消费水平、促进公平,以及关键的是纠正市场失灵

干预类型描述与影响HL 计算注释
Price Ceilings(价格上限)(最高价格)设定在均衡价格之下以保护消费者。造成短缺可计算福利损失/短缺
Price Floors(价格下限)(最低价格)设定在均衡价格之上以支持生产者/工人(如最低工资)。造成过剩可计算过剩/政府成本(如果购买过剩)
Indirect Taxes(间接税)对商品/服务征税(如 VAT、消费税)。使 移/向上移。提高价格,降低数量可计算税收收入和税收负担(消费者/生产者)
Subsidies(补贴)向企业支付以降低成本。使 移/向下移。降低价格,增加数量可计算总补贴成本和对消费者/生产者的收益
Consumer Nudges(消费者助推)(HL only)通过选择架构进行软性干预(见 2.4)影响是定性的;关注行为变化结果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间接税的影响 (HL)


2.8 市场失灵——外部性与公共资源

Section titled “2.8 市场失灵——外部性与公共资源”

配置效率 (Allocative Efficiency) 发生在 MSB = MSC 时。

外部性类型成本/收益关系资源配置不当/福利损失纠正政策(例子)
Negative Production(负生产外部性)(如污染)生产过度。市场产出过高间接税(庇古税)、碳税、法规
Negative Consumption(负消费外部性)(如吸烟、交通拥堵)消费过度Demerit Goods(有害品)间接税、立法、教育
Positive Production(正生产外部性)(如 R&D、培训)生产不足。市场产出过低补贴、政府提供
Positive Consumption(正消费外部性)(如教育、疫苗)消费不足Merit Goods(优值品)补贴、直接提供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公共资源 (Common Pool Resources, CPRs)

Section titled “公共资源 (Common Pool Resources, CPRs)”

CPRs竞争性的(一个人的使用会减少另一个人的可用量)但非排他性的(难以阻止人们使用,如鱼类资源、大气)。

公地悲剧 (Tragedy of the Commons)


2.9 市场失灵——公共品 (Public Goods)

Section titled “2.9 市场失灵——公共品 (Public Goods)”

公共品 (Public Goods) 具有以下特征:

  1. 非竞争性 (Non-rivalrous):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他人的可用量
  2. 非排他性 (Non-excludable):无法阻止非付费者消费该商品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
2.10 市场失灵——信息不对称 (HL only)

Section titled “2.10 市场失灵——信息不对称 (HL only)”

信息不对称 (Asymmetric Information) 发生在交易的一方拥有比另一方更多的信息时。

概念发生时间描述例子
Adverse Selection(逆向选择)交易之前信息较少的一方基于不完全信息做出决策,导致选择不良结果病情较重的人更可能购买健康保险,推高价格
Moral Hazard(道德风险)交易之后信息较少的一方改变行为,因为知道自己受到合同保护购买全险后,车主驾驶更鲁莽

应对信息不对称


2.11 市场失灵——市场势力 (HL only)

Section titled “2.11 市场失灵——市场势力 (HL only)”

市场势力 (Market Power) 是企业影响其产品价格的能力。

市场结构企业数量进入壁垒产品市场势力
Perfect Competition(完全竞争)无(自由进入)同质无(价格接受者 Price Taker)
Monopolistic Competition(垄断竞争)差异化一些
Oligopoly(寡头垄断)同质或差异化显著
Monopoly(垄断)非常高无近似替代品显著(价格制定者 Price Maker)

企业在 边际成本 (MC) = 边际收入 (MR) 时最大化利润。

  • 总利润 (Total Profit) = 总收入 () - 总成本 ()
  • 超额利润 (Abnormal Profit))、正常利润 (Normal Profit))、亏损 (Losses)

垄断 (Monopoly) (HL only)

Question
Answer

Click to flip • Press Space or Enter


由价格机制和生产要素报酬(租金、工资、利息、利润)驱动的自由市场通常导致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

  • 拥有大量资本或土地,或具有高需求技能(劳动)的人获得更高回报,使不平等持续存在
  • 这种不平等是关于公平 (equity)(公正)这一社会目标的市场失灵形式

微观经济学(Part 2)学习进度

Progress 0%

IB 经济学习的核心要点

整体学习进度检查

Progress 0%

祝你 IB 经济学习顺利!记住:经济学不只是理论,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。 🎓